甲狀腺疾病到底需要“補碘”還是“限碘”?
發(fā)布時間:2023-02-08

甲狀腺疾病

甲狀腺疾病患者就醫(yī)時,醫(yī)生除了告訴他們要按時吃藥外,有時還會提醒一些患者要多吃海帶等海產品,但對另外一些患者卻要求要限制食用海帶,那么甲狀腺疾病患者到底應該多吃還是少吃海帶?甲狀腺疾病和食用海帶之間又有什么聯(lián)系呢?


甲狀腺是人體重要的內分泌器官,它可以分泌一種作用較為廣泛的甲狀腺激素,這個激素與人體的體溫調節(jié)、物質代謝、大腦發(fā)育還有心血管系統(tǒng)都息息相關。在合成甲狀腺激素的過程中,需要一種微量元素——作為合成原料,而海帶恰恰是一種富含碘的食物。


+ + + + + + + + + + + 

健康知識“劃重點”


1. 碘是合成甲狀腺素的原料。

2. 不同甲狀腺疾病人群對攝入的碘量有不同要求,要根據(jù)對碘攝入量的不同要求,限制或補充富含碘的食物。

3. 碘鹽與普通鹽相比含有較多碘,缺乏人群推薦食用碘鹽。

4. 服用治療甲亢或甲減藥物時,飯前飯后要分清。

5. 注意含碘的藥物,防止過量攝入。


+ + + + + 



甲狀腺疾病到底

需要“補碘”還是“限碘”?


碘的缺乏或者過量都會影響甲狀腺的正常生理功能,造成甲狀腺疾病的發(fā)生。因為甲狀腺疾病的發(fā)病原因不同,所以對于碘的攝入量也各不相同。下表為不同類型甲狀腺疾病攝取碘量的具體要求:


注意:碘量的“補”或“限”較為復雜,必須要在明確具體病因后才能確定,建議在醫(yī)生診斷明確病因情況下調整碘的攝入情況。



常見含碘較高的食物有哪些


人體中的碘,絕大部分來源于飲食攝入,海洋中的食材大多富含碘,海帶、紫菜等海產品的含碘量較高,而青椒、大米等的含碘量較低。補碘的多少是有要求的,一般情況下,《中國居民補碘指南(2018)》中推薦 14 歲以上健康青少年及健康成人每人每天攝入碘量為 120μg。孕婦和哺乳期婦女因消耗量大,所需的量比一般正常人要多,約為 220μg。

常見食物的含碘量如下圖所示。





碘鹽和普通食鹽相比有什么區(qū)別?


除了食物,碘鹽也是膳食補碘的主要來源。那么,加碘鹽和未加碘的普通食鹽相比,又什么區(qū)別呢?普通食鹽每 1g 含鈉 350mg,而碘鹽為每 1g 含鈉 390mg,含碘 25μg。

按照中國《食用鹽碘含量》標準,每天攝入 5g 食鹽,烹調損失率按 WHO 等國際組織推薦的 20% 計算,每天從加碘鹽中可攝入碘 100μg,加上飲水和食物中攝入的碘,則能達到一般人群碘推薦攝入量(每天 120μg),但需注意,高碘地區(qū)的居民不需選擇碘鹽補碘,比如我國的水源性高碘地區(qū)有天津、河北、山西、江蘇、山東、河南及陜西等地。



服用治療甲亢或甲減藥物時,

飯前飯后要分清


1



目前治療甲狀腺功能亢進癥(簡稱甲亢)最常用的是甲巰咪唑和丙硫氧嘧啶。


因為飯后胃液酸度減少,在這個條件下適合上述藥物的吸收;且可使藥物與食物一起蠕動,對胃部刺激較小,所以推薦飯后服用



2



目前治療甲狀腺功能減退癥(簡稱甲減)的藥物主要是甲狀腺激素制劑,如左甲狀腺素鈉、碘塞羅寧、甲狀腺素片等。




注意含“隱形碘”的藥物,

防止過量攝入


除了關注上述甲狀腺疾病的治療藥物外,有些本身含有“隱形碘”的藥物也值得關注,主要包括以下幾類:

① 含碘造影劑;

② 胺碘酮;

③ 含碘含片(西地碘含片);

④ 部分消腫散結的中成藥,如夏枯草顆粒、消乳散結膠囊等。




碘是人體不可缺少的必需微量元素,人體攝入的碘不足或是過量,都會對人體造成傷害,雖然缺碘造成的危害更大,但是補碘過量同樣不可取,必須適量。甲狀腺疾病病因復雜多樣,需要根據(jù)醫(yī)生建議利用食物和藥物進行“補碘”或“限碘”。科學補碘,才能讓身體更好一點。